从“砍树饿肚子”到“护树卖风景”——湖南国有林场改革之变在砍了几十年树之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地连国有林场副场长姚崇理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可以放下斧头和电锯,不再为生计发愁了。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专心造林护林。2015年,为确保生态资源永续利用,我国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
4500多个林场停止了砍树卖树的经营模式,占总数23%的近7亿亩森林被划入禁伐范围。“以前,我们种树是为了砍树,砍树是为了卖树。
”姚崇理说,砍完还要“炼山”:把剩余植被烧光,以便种上新苗。但在新苗成材之前的数年里,被砍光烧光的裸露地不仅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会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砍树卖树曾一度让林场成为县里最好的单位,但随后木材供大于求,市场行情急转直下,林场就此告别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由于不能按时足额得到工资,为了填饱肚子,一些职工不得不到外地谋生。改革就是要变“砍树养人”为“护树养人”,让林场真正把生态维护起来。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后,林场工人完全由财政供养。
现在,地连林场职工每月人均工资4000多元,大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始精心呵护森林里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除了对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零容忍”外,还通过种植珍稀树种来改善森林品质。“以前为了短期效益,一片山地种的全是单一树种,说白了就是‘绿色荒漠’。
现在种树讲究层次、搭配和主次,这才是真正的森林。”姚崇理介绍,地连林场周边有72个侗寨,里面的风雨桥和吊脚楼,加上越来越好的自然风景,使得这里成了写生基地。林场还准备将侗族民俗和珍稀植物结合,打造一个研学基地。
最近一段时间,在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排牙山林场,几千亩红透了的水杉林每天都吸引着上百名游客前来拍照,长枪短炮、欢声笑语,好不热闹。“除了抚育森林,发展生态旅游现在也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排牙山林场书记李斌告诉记者,为此,他们不仅修建了厕所、柏油路和停车场,还打造自驾基地、森林木屋,举办山地自行车比赛。林场周边几个村村民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
开林家乐、种金秋梨、养跑山鸡,一年的产值达到2400万元。“我现在一天看到的人比以前一年看到的人还多!”护林员佘靖说,自己驻扎的哨点离大门20公里,但每到初春和深秋时节,一拨拨徒步爱好者就会来到林场深处捡菌子、挖山姜。“我会趁这个机会向大家散发关于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的卡片传单,有时候还给大家讲讲课。”佘靖还告诉记者,巡护工作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靠两条腿和一双眼,遥感卫星成像、无人机勘察这些高科技,已经成为林场防火防虫的常态手段。
目前,湖南全省208个国有林场均已完成改革,实现了从砍树到护树、从卖木材到“卖风景”的转变。姚崇理深有体会地说:“现在鸟多了、水活了,连空气都变甜了。希望大家都来走走看看。”(记者周勉)。
本文来源:aifa官方入口-www.hsszn.com